電話:024-31636188 免費注冊 用戶登錄
當前位置:中國藝人網> 娛樂周邊 > 正文

從 “第一時間約見” 看民族企業(yè)的擔當:細節(jié)里的消費關懷

2025-08-06 13:02:48    來源:中國藝人網
  據了解,有消費者于7月2日開封東方補者零添加植物飲料后未及時飲用,因高溫天氣(室內溫度達 32℃)放置于冰箱保存,該消費者斷斷續(xù)續(xù)飲用了4天,直至7月6日發(fā)現飲料出現絮狀沉淀與霉點,隨即向企業(yè)反饋。不同于常規(guī)的售后處理,企業(yè)專項工作組第一時間跟進,對同批次以及相鄰批次產品的無菌生產記錄進行全面排查并送檢,同時前往事發(fā)地進行調查解決問題。

  網友聲音:認同源于 “被重視的細節(jié)”

  在微博熱搜的討論區(qū)中,不少網友分享了類似經歷。“我以前就是隔夜對瓶子一喝就咳嗽,第二次又是,所以我再也不敢喝隔夜的了”“我以前喝過一瓶飲料,上午打開的下午喝感覺就兩個口感,明顯有一種放的時間長的味道”?;诖?,東方補者在詳情頁增加了高溫飲用提示,力爭將每個細節(jié)做到最好。

  數據顯示,超過 90% 的網友對新增的高溫提示表示認可,有消費者留言:“能把我們沒注意到的細節(jié)(比如 30℃以上的時限縮短)考慮到,說明是真的在聽反饋、解決問題,這樣的品牌讓人踏實。”

  企業(yè)對個案的深挖,恰恰體現了“消費者反饋無小事”的態(tài)度。“2號開封、6號發(fā)現異常的時間差,精準暴露了高溫環(huán)境下的儲存盲區(qū)——很多消費者知道‘少隔夜’,卻不清楚‘高溫會讓隔夜風險翻倍’。企業(yè)將這個點轉化為具體提示,比泛泛而談的‘注意安全’更有實際價值。”

  當“2號開封、6號變質”的植物飲料異常反饋出現時,東方補者的第一反應,不是流程化的客服回復,而是“48 小時內約見消費者面對面溝通”。這一行動,不僅讓個案處理有了溫度,更與部分大企業(yè)“層層轉接、等待反饋”的處理模式形成鮮明對比,折射出民族企業(yè)“以客為尊”的擔當底色。

  約見里的“細致關懷”:把消費者當“合作者”

  “接到反饋的當天下午,東方補者的工作人員就打來電話,說想當面聽聽我的感受和建議,還特意選了離我家近的咖啡館。” 消費者王女士(化名)回憶道。這場約見持續(xù)了近2小時,企業(yè)帶去的不僅是關懷和慰問,還有對細節(jié)的認真對待——從“開封后是否習慣冷藏”到“對包裝提示的辨識度”,甚至 “高溫天更關注哪種提醒方式”,逐項與王女士溝通并認真記錄她的反饋。

  更讓王女士意外的是,企業(yè)專項組還帶來了檢測報告,東方補者工作人員前往事發(fā)地,在當地公證處的公證下購買同批次的產品,送往具有國家認可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驗并積極配合政府部門的執(zhí)法抽檢,檢測報告顯示以上檢測結果及執(zhí)法抽檢結果均合格,產品各項指標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同時工作人員也認真記錄她提出的“包裝提示字太小”“高溫天希望有更醒目的警示色”等建議。“他們不是來‘解決我’,而是來‘和我一起解決問題’。”王女士的感受頗具代表性。

  事后,企業(yè)根據這次約見的細節(jié),立即調整兩項措施:將包裝提示字體放大2號,采用橙紅色高溫警示框,讓消費者能更直觀地注意到飲用提醒。

  對比中的“擔當差異”:民族企業(yè)的 “根”與“魂”

  “在消費糾紛處理中,‘約見’看似是小事,實則是企業(yè)價值觀的試金石。”對于當前常見的商品的售后處理流程來說,“部分大企業(yè)面對類似反饋,常陷入‘流程優(yōu)先’的慣性 ——客服記錄、專員核實、7 個工作日回復,看似規(guī)范卻少了‘人’的溫度。而這家民族企業(yè)的‘第一時間約見’,恰恰踐行了東方文化中‘親仁善鄰’的理念,把消費者的聲音當成改進的直接動力。”

  “民族企業(yè)的‘擔當’,從來不只是口號。”網友評論說,“就像東方補者處理這次事件的方式一樣,不把‘零添加’當營銷噱頭,而是通過約見發(fā)現消費者‘不知道高溫會加速變質’的痛點;不效仿部分企業(yè)‘用賠償息事寧人’的處理方式,而是把個案經驗轉化為全行業(yè)都該重視的消費教育——這正是‘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民族企業(yè)基因。”

  高溫天提醒:把“關懷”落到每一口安全

  結合此次案例,許多專家與博主也發(fā)布相關提示:高溫天氣(30℃以上)下,開封飲料最好密封冷藏,且12小時內喝完,像純茶、含奶、植物飲料等,開封后變質超快,放一天就滿是細菌。包括礦泉水,肉眼看不見變化但其實細菌也在悄悄增多,可樂,氣泡水等飲料即使相對“抗造”但也不保險,建議“寧剩勿隔”。

  網友們也在企業(yè)公開的約見溝通記錄下留言:“對比我之前反饋某大牌飲料問題,客服只會說‘按規(guī)定處理’,這家企業(yè)的‘面對面’太圈粉了”“民族品牌真的懂我們老百姓的顧慮,知道我們夏天怕浪費,才特意說‘少隔夜、別僥幸’”。數據顯示,該企業(yè)公開約見細節(jié)后,社交媒體上“愿意支持民族植物飲料品牌”的討論量持續(xù)上漲。

  從“第一時間約見”到“逐項改進細節(jié)”,東方補者用行動證明:真正的責任,是把消費者的每一次反饋都當成進步的契機,真正的擔當,是在“流量時代”守住“以人為本”的初心。

  正如一位老茶客的留言:“這才是我們國貨品牌該有的樣子 ——像老作坊里的掌柜,記著每一位客人的口味,更護著每一位客人的健康。”